考研美术史论考什么内容

pgysc.com

🎨考研美术史论是众多美术学子考研路上的重要一关,了解其具体考察内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考研美术史论究竟考什么呢🧐?

中外美术史

  1. 中国美术史
    • 史前及先秦美术:这部分会考察原始社会的彩陶、玉器等工艺美术品,以及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艺术,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多样,纹饰精美,考生需要掌握其特点和艺术价值;司母戊鼎作为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其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都是考察重点。
    • 秦汉美术:画像石、画像砖是秦汉美术的独特瑰宝,像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以其丰富的历史故事题材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而闻名,考生要熟悉其画面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和艺术表现手法,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也开始兴起,篆书、隶书的演变历程也在考察范围内。
    • 魏晋南北朝美术:这一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佛教艺术盛行,敦煌莫高窟壁画在这一时期开始大规模开凿,其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像、佛教故事等,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时期壁画的风格演变,如北凉时期的古朴,北魏时期的逐渐成熟等,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及作品,如《洛神赋图》,也是考察的重中之重,要掌握其“以形写神”等绘画理念。
    • 隋唐五代美术:隋唐时期美术达到鼎盛,阎立本的人物画,如《步辇图》,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其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需要深入理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在宗教人物画创作上独树一帜,山水画方面,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考生要熟悉其开创的青绿山水样式,花鸟画在这一时期也逐渐独立,边鸾等画家的作品及风格也在考察之列。
    • 宋元美术:宋代山水画成就极高,李成、范宽、郭熙等画家的作品各具特色,李成的平远寒林,范宽的雄伟峻岭,郭熙的“三远法”等都是常考内容,宋代的花鸟画也达到了高峰,宋徽宗赵佶对宫廷花鸟画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黄筌、徐熙等画家的风格对比也是考点,元代则以文人画为主流,赵孟頫倡导“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其绘画实践和理论对元代绘画影响深远,倪瓒的山水画,以其简洁空灵的风格独步画坛,考生要理解其绘画意境和艺术追求。
    • 明清美术:明代绘画流派众多,浙派、吴门画派等各有千秋,戴进、吴伟代表浙派风格,沈周、文徵明等是吴门画派的中坚力量,清代的“四王”“四僧”是重点考察对象。“四王”注重对古代绘画传统的继承,“四僧”则强调创新,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等绘画理念极具思想性,明清时期的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等也开始进入考察视野,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2. 外国美术史
    • 原始、古代美术:古埃及金字塔建筑体现了高超的工程技术和宗教意义,其建筑形式和内部结构是考察要点,古希腊雕塑以其理想化的人体造型闻名,如《掷铁饼者》,考生要掌握其动态、比例及所体现的古希腊美学观念,古罗马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的基础上有独特发展,万神殿的建筑艺术是重要考点。
    • 中世纪美术:++教美术在中世纪占据主导地位,教堂建筑如哥特式教堂的尖拱、飞扶壁等结构特点,以及教堂内部的彩色玻璃窗画都是考察内容,拜占庭镶嵌画色彩绚丽,形象庄重,考生要熟悉其艺术风格和宗教内涵。
    • 文艺复兴美术:这是外国美术史上的辉煌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是绝对重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创世纪》,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要深入分析其绘画技巧、人物形象塑造及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威尼斯画派的提香等画家的色彩运用和作品风格也在考察范围内。
    • 17、18 世纪美术:巴洛克艺术强调动感、华丽,鲁本斯的作品色彩奔放,画面充满张力,洛可可艺术则追求优雅、精致,华托的《舟发西苔岛》是其代表作品,考生要把握这两种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区别,荷兰小画派的风俗画反映了当时荷兰市民的生活,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作品也备受关注。
    • 19 世纪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追求古典的宁静与庄重,大卫的《马拉之死》等作品体现了这一风格,浪漫主义美术强调情感表达和想象力,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现实主义美术关注社会现实,库尔贝的《石工》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印象派美术注重对光和色彩的瞬间感受,莫奈的《日出·印象》开创了印象派先河,考生要理解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理念和绘画技法变革。
    • 20 世纪美术:现代艺术流派众多,纷繁复杂,立体派打破传统的视觉规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表现主义强调内心感受的表达,蒙克的《呐喊》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抽象表现主义则更加注重绘画的形式语言,波洛克的滴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流派的代表画家及作品也在考察范围内,考生需要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各种流派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美术理论

    1. 艺术概论
      •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探讨艺术是什么,艺术与社会、生活、情感等的关系,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征,考生要深入理解这些特征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艺术的起源:研究艺术从何而来,如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等各种起源理论,需要分析不同理论的观点、依据及局限性,能够结合具体艺术现象进行阐述。
      • 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要理解艺术在不同层面给人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具体作品中体现这些功能。
      • 艺术创作:涉及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方面,艺术家的修养和心理对创作的影响,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构思、传达等环节,以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创作方法的特点。
      • 艺术作品:分析作品的构成要素,如图案、色彩、线条、形体等,以及作品的形式美法则,如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要能够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 艺术鉴赏:了解鉴赏的过程和方法,从直觉感受、理性分析到审美判断,学会运用艺术理论知识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见解。
    2. 美学原理
      • 美的本质:这是美学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有众多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如美是理念、美是生活等观点,考生要梳理不同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贡献。
      • 美感:研究美感的产生、特点和构成,美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具有直觉性、愉悦性、超越性等特点,考生要分析美感在不同审美活动中的表现。
      • 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要掌握不同审美范畴的内涵、特征及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能够区分不同审美范畴之间的差异。
      • 艺术美:探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艺术美的创造规律等,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加工和升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考生要理解艺术美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呈现方式。
      • 审美教育:了解审美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方法,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考生要思考如何通过审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批评

      1. 批评方法
        • 形式批评:关注作品的形式构成,如图形、色彩、材质、技法等,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元素来解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风格特点,对一幅绘画作品的线条运用、色彩搭配进行细致分析,判断其形式美感和独特性。
        • 社会历史批评:将作品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思潮、阶级关系等,研究某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如何体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反映。
        • 心理批评:从创作者或欣赏者的心理角度分析作品,探讨艺术家创作时的动机、情感、潜意识等,以及作品如何引发欣赏者的心理反应,分析画家在创作某幅作品时的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 文化批评:考察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等,分析作品如何传承和变异文化传统,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在与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变化和发展。
      2. 批评实践
      3.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批评方法对具体的美术作品、展览或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准确阐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对一次当代艺术展览进行评论,分析展览主题、作品风格及整体呈现效果,从不同批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考研美术史论涵盖了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等多方面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