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都不考听力吗🧐

pgysc.com

在考研的众多科目中,英语一直是让不少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其中关于考研英语是否考听力,也常常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考研英语是有听力测试的,只不过它不是单独的一个题型,在考研英语初试中,听力部分是融合在英语考试的其他题型里来考查的,比如在考研英语的复试中,听力测试就会更直接地呈现出来。

考研英语初试的听力考查方式比较隐蔽,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内容往往涉及各类话题,这些话题的文章如果以听力形式呈现,就会对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一定要求,考生需要能快速听懂文章的主旨大意、关键细节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这样才能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准确作答,当文章围绕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展开时,考生要能抓住其中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结论等信息,这就需要有较好的听力基础来辅助理解书面文字。

完型填空也是如此,虽然它主要考查词汇、语法以及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但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语义联系,考生要想准确把握这些联系,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语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文章的大致脉络,如同听一篇连贯的讲话一样,从而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词汇来填空。

再看翻译部分,考生需要将英文句子准确地翻译成中文,这就要求考生先听懂句子的结构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进行翻译转换,比如一些长难句,包含了多个从句和复杂的修饰成分,考生只有听懂了句子的层次,才能理清翻译的逻辑顺序,避免出现翻译错误。

而在复试中,听力测试就更加直接了,复试的听力部分通常会有专门的题型来考查考生的听力水平,一般会有选择题,给出一段听力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答案;也可能会有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关键信息;还有可能会有简答题,让考生对所听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或回答相关问题。

复试听力的材料来源广泛,可能涉及日常生活对话、学术讲座、新闻报道等多种场景,日常生活对话类的材料贴近实际生活,比如关于购物、旅游、家庭等话题,这类材料旨在考查考生对日常交流英语的理解能力,学术讲座则可能涉及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听懂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学术观点,这对于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新闻报道类的材料时效性较强,能考查考生对时事热点的听力理解以及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对于考研英语听力的备考,在初试阶段,虽然没有专门的听力题型,但考生不能忽视听力能力的提升,在平时做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练习时,可以尝试先快速浏览题目,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文章以听力形式呈现,自己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再对照书面文字进行阅读,这样可以锻炼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之间的转换能力,多听一些英语广播、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培养英语语感和听力习惯。

到了复试备考阶段,就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训练,可以找一些历年复试听力真题来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进行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听力技巧,比如如何抓住关键词、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如何把握听力材料的逻辑结构等,对于听力材料中的陌生词汇和专业术语,要及时进行整理和记忆。

不同专业对于英语听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些文科专业可能更注重考生对一般性英语交流和学术英语阅读、写作的能力,听力要求相对不是特别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尤其是一些对国际交流有较高需求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对英语听力的要求就比较高,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可能会经常接触到英文文献、国际会议等,良好的听力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获取前沿知识和与国际同行交流。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听力能力较差的考生来说,考研英语听力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只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还是可以逐步提高听力水平的,可以从基础的英语发音、词汇和语法学起,通过反复听、模仿来提升听力语感,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英语听力培训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听力技巧和方法。

考研是考听力的,只是考查方式较为多样,考生无论是在初试备考还是复试备考过程中,都要重视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提前做好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在考研英语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自己的研究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