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声乐的征程中,声乐笔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考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声乐艺术有着重要意义,考研声乐笔试究竟考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乐理
- 音与音高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音的概念、分类,以及不同音高的表示方法等的理解,要清楚区分乐音和噪音,明白音名、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像在高音谱表中,中央 C 的音名是 C,唱名是 do,考生需要熟练掌握音的高低变化规律,包括半音和全音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相邻的两个音级之间可能是半音关系(如 E - F、B - C),也可能是全音关系(如 C - D、D - E)。
- 节奏与节拍节奏和节拍是音乐的骨架,考生要准确理解节奏型、节拍的种类(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及其特点,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常用于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中;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具有摇曳感,常出现在圆舞曲中,要能够识别和书写各种节奏型,像常见的八分音符节奏型(如××)、切分节奏(如 )等,对于节拍的知识,要掌握节拍的划分、节拍的组合方式以及节拍的重音规律等,在复拍子中,要清楚其是由几个单拍子组合而成,以及各单拍子之间的强弱关系。
- ++++知识是乐理考试的重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的定义、分类,如三++(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七++(在三++基础上增加七音)等,要掌握++的构成音、++的转位形式(如第一转位、第二转位)及其特点,大三++的第一转位是六++,其低音为三音,上方音程结构为三度和六度;小三++的第二转位是四六++,低音为五音,上方音程结构为四度和六度,考生还需能够识别不同调式中的++,并进行++的连接与分析。
- 调式调性调式调性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考生要熟悉常见的调式,如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大调、旋律小调等的音阶结构、调号、特性音程等,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和声小调的特性音程是升高第七级音后产生的增二度音程,要能够根据调号判断调式,根据旋律中的音程关系分析调式调性,在分析调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旋律的音高走向、音程关系、++运用等因素,要掌握调式中的稳定音级和不稳定音级,以及不稳定音级向稳定音级的倾向解决等知识。
(二)视唱练耳
- 视唱视唱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节奏把握能力,视唱曲目一般涵盖了不同的调式、节奏型和旋律风格,考生需要在拿到乐谱后,迅速准确地识读谱号(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节拍、节奏,并流畅地唱出旋律,在视唱过程中,要注意音准的把握,尤其是在变化音较多的旋律中,如含有升号、降号的音程要唱准,要按照正确的节奏韵律来演唱,体现出旋律的节奏感和音乐性,遇到切分节奏时,要准确表现出其独特的强弱变化;遇到附点音符时,要把握好时值的延长。
- 练耳练耳包括听单音、音程、++、节奏、旋律等内容,听单音时,考生要准确听出所给音的音高;听音程时,要判断音程的性质(如大二度、小三度等)、协和程度;听++时,要分辨++的类型(如大三++、小三++等)、转位情况;听节奏时,要记录下所听到的节奏型;听旋律时,要写出旋律的音高和节奏,这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听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迅速捕捉到听到的音乐信息,并准确地记录下来,在听旋律时,要注意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变化以及其中的装饰音等细节。
声乐相关知识
(一)声乐史
- 中国声乐史中国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声乐的发展脉络,如古代歌曲的种类(如诗经、乐府诗等)、演唱形式(如徒歌、相和歌等),熟悉中国近现代声乐的发展历程,包括学堂乐歌的兴起、专业声乐教育的发展等,要掌握不同时期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像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历史意义。
- 西方声乐史西方声乐史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考生要知晓西方古代声乐的起源与发展,如古希腊的歌唱形式、中世纪的宗教音乐等,了解西方声乐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和代表人物,如巴洛克时期的阉人歌手、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和他的歌剧作品、浪漫主义时期的威尔第和他的歌剧《茶花女》等,掌握各个时期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发声技巧特点以及音乐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声乐理论
- 发声原理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声乐发声生理机制的理解,考生要了解呼吸器官(如肺、气管等)、发声器官(如喉头、声带等)、共鸣器官(如胸腔、头腔、口腔等)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明白如何通过呼吸控制来支持发声,理解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原理以及共鸣的调节方法,例如如何通过调整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来获得不同的音色效果。
- 声乐教学法考生需要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如何进行发声训练、歌曲演唱训练等,要熟悉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如示范演唱、讲解分析、练习指导等,在发声训练中,要知道如何通过音阶练习、母音练习等方法来逐步建立正确的发声习惯;在歌曲演唱训练中,要能够针对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情感表达、咬字吐字等方面的指导。
- 声乐作品分析对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是考生必备的能力,考生要学会从旋律、节奏、和声、歌词等方面对声乐作品进行剖析,分析旋律的线条走向、音程关系、调式调性等,理解旋律如何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情感,研究节奏在作品中的运用,如节奏的疏密变化、节奏型的特点等对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影响,分析和声的配置,了解和声如何增强音乐的色彩和表现力,要结合歌词内容,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情感内涵以及歌词与音乐的配合方式,在分析一首艺术歌曲时,要深入探究歌词的文学意境与旋律的音乐意境是如何相互交融的,作曲家是如何通过音乐手段来诠释歌词的情感的。
音乐教育相关知识
(一)音乐教育理念
考生要了解当今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音乐教育理念等,理解这些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综合素养,掌握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表现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音乐教育方法与实践
这部分考查考生对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考生要熟悉常见的音乐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场景和效果,要能够设计合理的声乐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等,在设计一堂声乐课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如选择难度适中的歌曲进行演唱教学;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包括发声练习、歌曲讲解、演唱实践、课后作业布置等;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练习评价等)和终结性评价(考试评价等)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研声乐笔试涵盖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声乐相关知识以及音乐教育相关知识等多个领域,考生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笔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的声乐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在声乐考研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