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面试民法考什么内容

pgysc.com

在考研面试中,民法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了解考研面试民法可能涉及的内容,对于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至关重要,考研面试民法究竟考什么内容呢🧐?

民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1. 概念辨析
    • 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民法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如民事主体、法律行为、物权、债权等,对于民事主体,要能清晰区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不同特征和设立条件,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则具有独立的人格、财产和责任能力,在面试中,可能会被要求举例说明不同民事主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和法律地位。
    • 法律行为也是常考概念,要掌握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生效要件以及可撤销、无效等情形,一个买卖合同,从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要约和承诺)时成立,但还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生效要件才能生效,若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若只是损害对方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2. 基本原则
    •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平等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是民法的基石,自愿原则赋予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自由,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诚实信用原则更是贯穿民法始终,被称为“帝王条款”,考生要能阐述其内涵,并举例说明在具体民事活动中如何体现,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还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若一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序良俗原则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绿色原则则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面试中,考官可能会结合实际案例,让考生分析其中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相关内容

    1. 物权的种类
      •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是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担保物权则是以担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一种定限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 考生要能准确区分不同物权的特点和设立方式,抵押权的设立一般需要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不动产抵押);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动产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权利质权根据不同权利类型有不同的设立方式,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2. 物权变动
      • 物权变动包括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变动的原因主要有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事件等,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一般需要满足公示原则,不动产的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动产的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式,甲将自己的房屋卖给乙,只有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乙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 物权变动还涉及到善意取得制度,考生要理解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即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善意取得制度旨在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在面试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关于物权变动或善意取得的案例,让考生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和结果🧐。

      债权相关内容

      1. 合同之债
        • 合同是债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考生要掌握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环节,合同的订立过程包括要约和承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表意,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合同的效力有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等情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有效;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对方利益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 在合同履行方面,要理解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制度,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形的,可以中止履行(不安抗辩权)😃。
      2. 侵权之债
        • 侵权行为也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考生要了解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甲故意开车撞乙,导致乙受伤,甲的开车撞人行为是加害行为,乙的受伤是损害事实,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甲存在故意的过错,甲就构成对乙的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 不同的侵权行为有不同的归责原则,如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有过错才承担责任;特殊侵权行为如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等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责任;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在面试中,可能会让考生分析一个侵权案例,判断责任的承担方式🧐。

        婚姻家庭与继承相关内容

        1. 婚姻制度
          • 婚姻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关系,考生要掌握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结婚条件包括必备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符合一夫一妻制)和禁止条件(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结婚程序一般要求进行结婚登记。
          • 婚后的夫妻财产关系也是常考内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有一些特殊情况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在婚姻关系中,还涉及到夫妻间的扶养义务、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离婚时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子女抚养问题作出处理😃。
        2. 继承制度
          • 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遗嘱继承则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进行的继承,考生要了解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等)及其生效条件,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在面试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关于继承的案例,让考生分析遗产的分配方式🧐。

          考研面试民法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入,考生需要对民法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这样才能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考研面试,踏入理想的法学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