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的学科,它涉及音乐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研究方向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音乐的本质与审美特征:研究音乐的本质、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等问题。
- 音乐的历史与文化:研究音乐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社会功能等问题。
- 音乐心理学:研究音乐对人的心理影响、音乐感知、音乐记忆等问题。
- 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
音乐美学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音乐学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史、乐理、和声、曲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 音乐美学理论:包括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历史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 音乐作品分析: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其创作背景、表现形式、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 音乐评论与写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评论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够撰写音乐评论和研究论文。
参考书籍
- 《音乐美学基础》(第二版),张前、王次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年。
- 《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 《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于润洋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 《音乐美学》,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年。
- 《音乐欣赏心理分析》,张前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 《音乐分析基础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
-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沈旋、谷文娴、陶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
就业前景
音乐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高校、研究机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从事教学、研究、创作、评论等工作,也可以在音乐制作、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音乐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能力,通过考研可以深入学习音乐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