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综合史论考研全解析

pgysc.com

舞蹈综合史论作为舞蹈考研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舞蹈历史、舞蹈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考生全面深入了解舞蹈领域具有关键意义,那么舞蹈综合史论考研究竟考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剖析。

概述

舞蹈综合史论考研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作品分析等板块。

(一)舞蹈史

  1. 中国舞蹈史
    • 古代舞蹈史:从原始舞蹈的萌芽到各个朝代舞蹈的发展演变,比如先秦时期的巫舞,其神秘而独特的风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敬畏😲,唐代的舞蹈达到了鼎盛,像《霓裳羽衣舞》,以其华丽的服饰、优美的舞姿闻名遐迩,展现了大唐的繁荣昌盛,考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期舞蹈的特点、代表作品、发展背景等。
    • 近现代舞蹈史:这一阶段舞蹈受到了时代变革的深刻影响,吴晓邦先生的新舞蹈艺术,他以舞蹈为武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推动了中国舞蹈的现代化进程,还有戴爱莲先生引进西方现代舞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考生要梳理近现代舞蹈家及其作品,把握舞蹈发展的脉络与时代特征。
  2. 西方舞蹈史
    • 芭蕾: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在法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完善,从早期的宫廷芭蕾到浪漫主义芭蕾、古典芭蕾等不同风格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代表剧目,如《天鹅湖》,作为古典芭蕾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以及精湛的舞蹈技巧,成为了芭蕾艺术的瑰宝,考生要了解芭蕾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 现代舞:现代舞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传统舞蹈观念的突破,伊莎多拉·邓肯是现代舞的先驱,她摒弃了传统芭蕾的紧身衣和足尖鞋,以自然、自由的舞姿展现人体的美,玛莎·格莱姆则创立了独特的收缩与放松的舞蹈技巧,通过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的动作表达深刻的主题,考生需要研究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理念。

    (二)舞蹈理论

    1. 舞蹈基础理论
      • 舞蹈的本质:探讨舞蹈是什么,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与音乐相比,舞蹈更侧重于身体的语言表达;与戏剧相比,舞蹈更强调动作的纯粹性和节奏感。
      • 舞蹈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舞蹈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创造力;审美功能使观众在欣赏舞蹈时获得美的享受,提升审美素养;娱乐功能则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身心。
    2. 舞蹈创作理论
      • 创作方法:如主题先行、动作编创、结构搭建等,创作者首先要确定一个深刻而独特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动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在结构方面,可以采用线性结构、块状结构等不同方式,使舞蹈作品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 创作过程:从灵感的捕捉到作品的最终呈现,经历多个阶段,创作者可能从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段音乐、一幅画作等获取灵感,然后进行构思、编排、排练,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精彩的舞蹈作品。
    3. 舞蹈鉴赏理论
      • 鉴赏方法:从舞蹈作品的题材、主题、动作、音乐、服装、灯光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舞蹈动作的观察,判断其是否符合舞蹈风格特点,是否具有表现力;从音乐与舞蹈的配合上,看是否相得益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不同风格舞蹈的鉴赏要点:对于古典舞,注重其规范的舞姿、严谨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现代舞,更关注其独特的创意、对现实的反思和情感的深度表达。

      (三)舞蹈作品分析

      1. 作品选择:考试中会给出具体的舞蹈作品让考生进行分析,这些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题材和时期,可能有中国古典舞作品,如《扇舞丹青》,以其独特的扇舞技法和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展现了古典之美;也可能有现代舞作品,如《雀之灵》,通过灵动的舞姿塑造了孔雀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 作品主题:探讨作品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千手观音》,其主题围绕着爱与慈悲,通过众多舞者的协作,展现了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 动作语言:分析作品中独特的舞蹈动作及其含义,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其硬肩、翻腕等动作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
        • 结构形式:研究作品的结构布局,如开头如何引入、中间如何展开情节、结尾如何收束,有些舞蹈作品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奠定基调,中间发展情节,结尾升华主题。
        • 音乐、服装、灯光等要素:音乐为舞蹈提供节奏和情感氛围,服装要符合舞蹈风格,灯光则增强舞台效果,如在一些民族舞蹈中,鲜艳的民族服装与特色音乐、灯光配合,营造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考试形式与题型

        1. 考试形式

          一般为笔试,考试时间通常在 3 小时左右,这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深入地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舞蹈综合史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题型
          • 名词解释:对舞蹈史中的重要概念、舞蹈理论中的专业术语等进行简要解释,解释“巫舞”,考生需要阐述其起源、特点、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等。
          • 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要回答一些舞蹈史、舞蹈理论方面的问题,如简述芭蕾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考生要概括出这一时期芭蕾在服装、舞美、题材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 论述题:这类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结合多方面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比如论述现代舞对中国舞蹈发展的影响,考生要从现代舞的传入、与中国传统舞蹈的融合、对中国舞蹈创作观念的改变等角度展开论述。
          • 作品分析题:根据给定的舞蹈作品,按照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如上述提到的从主题、动作语言、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剖析。

          备考建议

          1. 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系统学习中国舞蹈史和西方舞蹈史,梳理各个时期的脉络,记忆重要的舞蹈家、作品和舞蹈事件,对于舞蹈理论知识,要理解透彻,不仅要记住概念,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分析中。

          2. 多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

            除了教材,还可以阅读一些舞蹈史研究的专著、舞蹈理论前沿的论文等,拓宽知识面,了解舞蹈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观点,为自己的答题提供更丰富的论据。

          3. 加强作品分析练习

            平时多观看各类舞蹈作品,积累作品分析的经验,按照考试要求,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作品分析范文,学习其分析思路和写作方法。

          4. 注重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要简洁明了,抓住关键要点;简答题条理清晰,分点作答;论述题要有论点、论据,逻辑严密;作品分析要紧扣作品,深入细致,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书写的工整性。

          舞蹈综合史论考研涵盖的内容丰富且深入,对于考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全面了解考试内容,掌握备考方法,扎实复习,相信考生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开启舞蹈学习与研究的新征程💪,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舞蹈考研学子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大家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